法令新訊-稅務函令

•NEWS

海關依關稅法第八十四條第一項規定裁處停業或廢照認定原則(110.11.11.訂定)

2021-12-08

《財政部1101111台財關字第1101029444號令》



海關依關稅法第八十四條第一項規定裁處停業或廢照認定原則(110.11.11.訂定)

訂定「海關依關稅法第八十四條第一項規定裁處停業或廢照認定原則」,並自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一月一日生效。

附「海關依關稅法第八十四條第一項規定裁處停業或廢照認定原則」



海關依關稅法第八十四條第一項規定裁處停業或廢照認定原則

一、為使海關對報關業者依關稅法第八十四條第一項規定裁處停止報關業務或廢止報關業務證照有一客觀標準可資參考,特訂定本原則。



二、本原則所稱報關業者辦理報關違規,指報關業者辦理報關違反報關業設置管理辦法第十二條或第三十九條第二項規定,有不能提示、查無委任書、委任書內容不實或冒用進出口人名義申報、偽造、變造委任書等不法情事。



三、報關業者辦理報關違規且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屬情節重大,海關得停止六個月以下之報關業務或廢止報關業務證照:

(一)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為非洲豬瘟疫區之國家(地區)報運進口豬肉類及其他豬類產品,於最近一年內達三次以上。

(二)報運進口、出口下列物品之一,於最近一年內達三次以上:



槍械、子彈、事業用爆炸物。

偽造或變造之貨幣、有價證券及印製偽幣印模。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列毒品及其製劑、罌粟種子、古柯種子及大麻種子。

前項最近一年內之違規紀錄,以報關業者於本原則訂定發布生效後違規受海關裁處警告、罰鍰或停止報關業務,經合法送達之案件,始納入採計,並以報關業者報運同一主提單之貨物採計為一次違規。



四、報關業者辦理報關違規,於同一年度前經海關裁處罰鍰金額合計達新臺幣三十萬元者,屬情節重大,海關得停止六個月以下之報關業務;合計達新臺幣一百萬元者,得廢止報關業務證照。



前項同一年度之罰鍰金額,以報關業者於本原則訂定發布生效後違規受海關裁處罰鍰,經合法送達之案件,始納入採計。



五、海關裁處時,應審酌報關業者違規行為應受責難程度、所生影響及歷來違章情形;第三點第一項第一款規定案件,得依附表一所列基準裁處;前點第一項前段規定案件,得依附表二所列基準裁處。



參照:    關務署表示,認定原則規範報關業者未檢具委任書或冒用進出口人名義申報,如報運進口非洲豬瘟疫區之豬肉產品,或報運進(出)口重大管制物品(例如:毒品、槍械及偽幣等),因對國民健康、社會治安及交易秩序有嚴重危害,故於最近1年內有該行為達3次以上者,屬違規情節重大,海關將裁處停業或廢照處分。又考量報運進口非洲豬瘟疫區之豬肉產品對國內養豬產業可能造成重大傷害及影響,為利各關裁罰有一致性標準,依據違規次數及豬肉產品重量,增訂停業日數及廢照之裁罰基準表,對於最近1年內違規3次以上,5次以下,且該次進口豬肉產品重量未逾60公斤之違章,按其違章情節,論處6個月以下停業處分;違規6次以上,或違規第3次以後該次報運重量逾60公斤者,即得廢照,以落實對報關業者管理。

另外,即使未違規報運上開豬肉產品或重大管制物品,本次認定原則對於屢次報關未檢具委任書,或冒用進出口人名義申報,顯示法遵意識低落之報關業者,同樣設有退場機制,即報關業者辦理報關違規,同一年度前經海關裁處罰鍰金額合計達新臺幣(下同)30萬元者,海關得裁處停業處分;合計達100萬元者,海關得裁處廢照處分。



關務署最後呼籲,訂定認定原則之目的在汰除不適任報關業者,建立具法治觀念之通關環境,顯現政府嚴防非洲豬瘟及重大管制物品,共同守護養豬產業及社會秩序的決心。